首页 >时尚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讀後感:人生旅途經歷過的點,終究會連成線與面
发布日期:2024-04-27 01:29:05
浏览次数:250
文:李炯德(臨床心理師)

看完《記得你是誰哈生旅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時,不禁回憶起過往在念大學時,最後終究教授們在課堂上努力講授的堂課途經知識,現在多半一個都記不得,讀後的點倒是感人那時老師們自己打岔說起的故事,每每令人聚精會神起來,歷過到現在有幾個還可以琅琅上口。會連

不過,成線像是與面哈佛商學院傳統的情境,倒是誰哈生旅就少了。書中提到,最後終究他們在每一科的堂課途經最後一堂課時,不會有個案研究討論,讀後的點也不見學生爭相發言的感人景緻(這跟台灣倒是很像),取而代之的歷過,是每堂課的任課教授對著台下的學生,分享他們的人生經驗、智慧,以及從他們人生長河中萃取出來的心得。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讀後感:人生旅途經歷過的點,終究會連成線與面

作者把這些課堂老師所分享的人生風景,集結成15篇動人的人生故事,也讓更多人可以看到與「聽到」這些哈佛名師們對於人生的一些體悟。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讀後感:人生旅途經歷過的點,終究會連成線與面

這使我又再次想起在研究所時,我們會有固定接受指導教授的「督導」時間,那時會把老師在說的一些名言佳句或是發人深省的話語給紀錄下來,成為老師的名言錄流傳在學生們之間。可惜的是,沒有像作者這樣,把一些老師們曾說過的故事紀錄下來,泰半都有些不復記憶。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讀後感:人生旅途經歷過的點,終究會連成線與面

人生不變的道理就是人生總是在變

《記得你是誰》裡15位老師分享的故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10篇的傅蕾(Frances X. Frei)教授。她提到當教授、教書是她從來壓根沒想過的一條路,反而相較於完全不感興趣的課業,她的所有心思與熱情則是都灌注在打籃球上面,她可以接受每天連續幾小時在射籃、跑步、舉重的訓練,對自我的狀態與作息維持也非常要求,那時的她是一位優秀的籃球選手,未來也以成為籃球教練為目標。

然而,有一次在參加校內籃球聯賽時她摔斷了膝蓋,不但身體遭到嚴重創傷,心理上的打擊更是猛烈,那時「笑傲全場運動員」的這個身份認同有如脆弱的瓷器般被一碰就碎,更讓她迷惘於自己到底該做什麼才好。

而如何面對挫折與危機,該珍惜與重視些什麼,都是過去年少得志且輕狂的她未曾想過與需要在意的,但走過這一遭的她這才發現,她多麼希望當年可以有好心人把她拉到一旁,用她能理解的話告訴她:不要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幸好,後來她的人生中發生兩件大事。第一件是她有了位叫派特的新指導教授,而這位教授的人格特質及做研究的態度,都深深令她景仰並視為是想要看齊的偶像。

第二件事則是她有了一個替研究生們複習營運管理課程的教書機會,她也是在那次的課堂上發現自己可以一眼看穿學生們不懂的地方在哪裡,找出困難問題的癥結點,再與他們一起面對難關,幫助她們跨越障礙。在那一刻,她得到了自己所謂的「一刻鐘機會」與不可思議的成就感,並決定以教書為職志,一直教到現在。

她提到自己現在能擁有的一切,純屬因緣際會,過程中也是走得跌跌撞撞,但她有幸的抓住每一次機會,最後成為了哈佛的教授,也把她這一路走來所體悟的道理與面對人生、學習的態度,分享給學生們。

人生經歷的點終究會連成人生的線與面

會對這個故事特別有感,也源自於自己的人生軌跡,是因為一個一個的「小意外」,而連成了此時此刻的形狀。

記得曾有位對於人生方向感到迷惘的學生來到我面前,他不清楚現在做的事情與努力,到底對自己的人生有什麼幫助與意義,很擔心自己在白費功夫與徒勞無功,可是看見身旁的人都在這麼做,很怕被大家拋在後頭的他,也努力去找到一些實習與做事的機會。

那時我跟他分享自己高中推甄時發生的事。原先就讀社會組的我,並不是以心理系作為自己的目標,那時考慮過念商管與法律,但就不是心理(此刻想想突然有淡淡的哀傷)。

然而當時學校在送件時,是以校排名作為送件時間的區分,而且錯過自己的時段就要等所有人都送完一輪後,才可以撿剩的,而當時的我就發生了錯過送件時間的蠢事,還是當天游泳課時聽到大家在討論各自選中要推哪間時,才背脊發涼、頭冒冷汗(跟在水中無關),發現自己錯過了。也是幸運的是,當年的心理系可能還沒有像現在這麼夯,所以仍有間學校的心理系有推薦名額,而我就這麼一路走到了現在。

當然,後來還有很多只能透過回過頭來看的方式,才能發現原來這件事存在有某種人生意義,且是對後來的人生旅途可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像是自己在第一次找工作時,正好遇到年底大家都在等年終,所以釋出的工作機會很少,加上米蟲時間當得有點太久,對於找不到工作這件事相當焦慮,所以那時幸運獲得了醫院的職務代理人機會,就決定還是去試試看再說,先不管七個月後又得繼續面對可能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但也是把握了當時的機會,才接觸到「設計思考」這個概念,也因為知道「設計思考」,所以在當年底再次面對找工作時,讀了運用設計思考在生涯規劃上的《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這本書,然後又因為讀到書中的一些概念,毅然決然的決定跳脫「臨床心理師就該在醫院工作」的框架,轉而走進校園,開發出與繼續待在醫院,很不一樣的新技能與可能性。

所以,不管是老天爺跟你開了一個大玩笑,或是你自己開了自己一個玩笑,把這些玩笑當成未來某一天對自己的自嘲,順勢而為的運用這個玩笑,保持對人生的開放性與心理的彈性,相信自己經歷的一切自有其意義,也知道曾走過的路、做過的事不會白費,也永遠不知道哪一天可以用得上,然後繼續每一次的冒險,是我這一路走來所學習到的事情。

而在敘事治療運用在生涯規劃中,同樣很強調怎麼幫助自我去探索與回憶自己的過去故事,它認為透過蒐集過去經驗,再重新排序找出轉捩點,將有助於我們開展向下一個生涯場景,其中一個方式就是透過「生命歷程回顧」,藉由按照時間序寫出人生的重要事件(包括正向經驗與負向經驗)來探究關鍵事件對個人生涯發展造成的影響,並可詢問自己三個問題深化反思:

  1. 影響了什麼層面?
  2. 影響的結果為何?
  3. 個人投入了哪些努力而造成影響?

甚至可以藉由書寫自己的不同人生經驗,命名自己的不同人生章節,然後探究哪些特色助長成就了現在的生涯,又有哪些寶貴的經驗被遺忘或尚未啟用,而自己在這些人生經歷中,又發現有哪些重要的價值、意義與信念,型塑出的自我認同又是什麼。而這些整理與練習,都將能幫助自己更好的記得自己是誰,又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自己。

指導教授分享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發現還留在我記憶之中的,是指導教授曾分享過的一個故事,它可能是因為特別有趣,也可能是對我有些意義,但或許它會對你有些什麼也說不一定。

教授他從小就患有小兒麻痺,行動不便需要拄拐杖,他在體育課的時候,也常常只能待在旁邊看大家玩,雖然內心很羨慕與想參與,但往往只能待在旁邊看。

有一次他又在旁邊乾瞪眼看著大家踢足球時,班上的混混老大突然往他的方向走過來,那時他有點害怕,也不知道那個人想對他幹嘛。沒想到,這位老大帶著他到球場裡面,要大家跟他一起踢,也讓他真正的「射門得分」。那時的他突然有了一個新的人生目標:「當老大」。

最後,用《記得你是誰》書裡的話作結:

「漫漫人生無論走向何方,都別忘記自己的價值理念,面對抉擇,務必忠於它、守住它,記得你是誰。」

本文經心理師的深夜學堂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如何陪伴有憂鬱情緒的朋友?好品質溝通該做&不該做的事
  • 單身不等於孤獨、孤獨也不等於心理困擾,但「孤獨感」的確會影響健康
  • 接納精神疾病的自己:台大畢業又怎樣?何必成為他人口中的成功範本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


上一篇:彭淮南降息真心何在? 且看周五行庫掛牌利率|天下雜誌
下一篇:苏梅阳光椰子牛乳,畅销不断,代理机会有限!
相关文章